2023-12-16 21:05
1793
“人平均每周要攝入5克左右的微塑料相當于一張信用卡的重量、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目前,迎著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減排去塑”風,關于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又一次引發大眾輿論的關注。
據了解,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自然·食品(Nature Food)》上一項研究發現,在使用聚丙烯塑料瓶制備的每升嬰兒配方奶粉中,嬰兒可能攝入多達1600萬個微塑料顆粒。意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地農產品,如胡蘿卜、生菜、西蘭花、土豆、蘋果和梨等,都含有微塑料。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與南京土壤研究所和荷蘭萊頓大學的聯合研究發現,萵苣和小麥作物根部的裂縫可以吸收土壤和水中的微塑料,然后傳播到可食用部分。
《健康時報》指出,對于微塑料,人們不該抱有僥幸心理,應盡可能使用其他替代品代替塑料制品,減少日常微塑料攝入數量,規避未知健康風險。對此,為進一步完善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推動塑料污染治理持續深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機制運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門和企業責任有效落實,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末端處置全鏈條治理成效更加顯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據了解,目前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全鏈條實現塑料污染成功遏制的案例已在北京誕生。2023年11月30日,初步實現微塑料污染治理成果的中國企業實踐案例已在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公開分享,統一股份全資子公司統一石化(以下簡稱“統一”)近年來“兩面一體”的去塑方案成為受到與會人士的關注。“兩面一體”,即一方面向消費者,提升時尚感,增強消費者的去塑消費意識。另一方面向工業用戶,發力節能降本,加快產業層面的去塑進度。引用統一股份總經理李嘉的說法是,去塑是與統一低碳潤滑戰略一體結合,推動整體減排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統一的去塑化,是減少對塑料制品和塑料包裝的依賴,以可回收、可自然無害化降解的材料來代替。
在消費市場,隨著“去塑化”越來越受都市群體關注,統一緊抓去塑帶來的時尚潮流感,推出基于LCA設計理念的喜瑪拉雅系列去塑化潤滑產品,外部采用環保紙盒包裝,啟用傳統塑料桶;內置的儲油袋可以完全回收并降解處理,實現100%回收利用。這種包裝,減少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達70%以上。
繼喜瑪拉雅系列之后,統一全新的全裸可降解桶即將問世,該桶采用PMU無機·生物降解材料成分與工藝,PMU材料是自然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聚合物。據美國伊頓實驗室報告顯示,779天自然厭氧環境降解90.3%,并以一定穩定速率在繼續降解,逐漸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存在不可降解成分或其他有毒物質。
在工業領域,面對行業大客戶,統一為全國農機龍頭企業-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去塑化解決方案已在一個完整的農作周期內通過考驗。具體來說,是由一個巨大的可降解液體袋代替了過去數百個小包裝塑料桶組成的產品運輸、供應、使用模式,統一在農機行業實現了一條可循環利用的最大化的去塑低碳供應鏈。
該液袋噸箱被稱為“TransCon IBC”解決方案,其更低碳的包裝、運輸形式不僅是液袋,外部鐵架更可以循環利用,裝運同樣重量的潤滑油,“TransCon IBC”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噸槽包裝的50%,鋼桶包裝的20%。
對于去塑所帶來的降碳效果換算,中國發展改革報社文章《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 減塑行動全方位開展》提到,如果全國減少10%的塑料產品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節能約1.2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3.1萬噸。
該文還提到,企業是落實塑料污染治理行動的重要力量。在塑料污染的全鏈條治理中,“源頭減量”是重要一環。推行塑料制品綠色設計、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等,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都需要相關領域企業的通力配合。因此,去塑成為統一2040年碳中和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抓手。
2020年01月16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這是我國頭一次全國的減塑政策,各地政府都編寫了具體的實施方案。2021年9月,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提出“因地制宜、積極穩妥推廣可降解塑料,健全標準體系,提升檢驗檢測能力,規范應用和處置”。
目前,從統一的去塑實踐看,以碳中和戰略為系統性指導,輔助去塑、降碳、節能等多種手段作為落地支撐,企業的技術能力、標準體系、應用能力才會不斷的升級、提高。
隨著10月30日統一綠色低碳供應聯盟的成立,去塑、節能降耗工作已經在統一供應鏈體系內呈現雁陣式創新發展體系。聯盟倡導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動包材循環使用,使全降解/再生塑料成為統一去塑大家庭的共識。
國際上,2023年11月,應對塑料污染工作成為國際熱點。先是沙特與中國、俄羅斯等國共同發起“全球塑料可持續發展聯盟”。11月13日,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關于制定包括海洋環境在內的塑料污染問題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肯尼亞舉行。11月15日,中美兩國發表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聲明特別指出,將與各方一道制訂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環境塑料污染)國際文書。
去塑,不僅需要政府、企業的努力,更需要我們每個人關注生活中的微塑料來源及其危害,從個人開始“減塑”。
Copyright @ 2015 Tongyi Petroleum Chemical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1469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15020376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