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11:17
358
摩托車潤滑油知識:
A.摩托車潤滑油常識潤滑油的品質:
汽油潤滑油.用“S”表示,SA、SB、SC、SD、SE、SF、SG、SH、SJ。字母順序代表潤滑油品質的發展和添加劑的進步,摩托車不低于SE。
B. 至于摩托車用的潤滑油:
1. 統一石化建議使用SG級別各大品牌潤滑油產品,
2. 強烈不建議使用專用潤滑油,全是OEM產品,質低價高!當然如果沒優質品牌潤滑油,那么只有選它,
3. 根據氣溫選擇適合的潤滑油粘度:
C. 潤滑油的粘度:
適合的粘度是磨擦表面建立油膜的首要條件,粘度大,則流動性差,起動瞬間更易磨損,粘度低則潤滑不足,發動機運轉后,也會造成磨損。一般來講新車和新大修的車應使用粘度較低的潤滑油,特別是剛大修的車輛磨合期內一定不要使用粘度過高的潤滑油,因為這時的發動機各部分配合間隙很小,粘度高的潤滑油流動性又不好,這樣就會導致發動機散熱及潤滑不良,使潤滑油老化加快,發動機磨損加劇。
D. 環境溫度:
應根據所在地區的氣溫來決定潤滑油的粘度。一般來說冬季應選用復式粘度的潤滑油保證潤滑油的低溫流動性能。夏季主要是考慮潤滑油的粘度保持,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粘度太低的潤滑油不能保持足夠的潤滑油壓力,使發動機得不到潤滑。
具體各粘度適用溫度:
粘度級別 適用的氣溫范圍, ℃ 季節 我國地域
30 0~+30 夏季 東北西北
40 0~+40 夏季 全國各地
50 +5~+50 夏季 南方
5W/30 -25~+30 冬夏通用 東北西北
5W/40 -25~+40 冬夏通用 東北西北
10W/30 -20~+30 冬夏通用 華北、中西部
10W/40 -20~+40 冬夏通用 華北、中西部
15W/40 -15~+40 冬夏通用 華北、中西部
20W/50 -10~+50 冬夏通用 黃河以南 長江以北
4. 發動機的功率與排量-----大功率建議SG級別以上,或者合成潤滑油;如:250以上的進口車。
5. 發動機的類型如:風冷、油冷、水冷之類---風冷的工作溫度高,相應粘度與級別可以選擇更高的。
6. 騎行的習慣如:喜歡高檔高速,喜歡加速的感覺,還有總是穩穩的不超過60碼,市區40碼并且不常換檔等等-----喜歡高速與急加速的,建議SG級別以上,或者合成油,開的慢而穩當然可以降一級別使用。
7. 騎行環境如:經常跑長途?或者就在市區轉悠?或者兩者兼有?長途也是建議SG級別以上,或者合成潤滑油。市區建議粘度低一點,如:10W-40之類。
8. 騎行路況:都是一級公路?都是山路?不好也不壞?兩者兼有?山區建議粘度與級別稍高。
從油井中打出的原油主要是由碳、氫元素構成,其比例大約為8:1,此外還含有少量的硫、氮、氧等雜質。原油進入煉油廠后,首先經過脫水、脫鹽等處理,將原油中的腐蝕性物質除掉,然后進入蒸餾塔進行處理,原油中的烷烴和環烷烴等沸點較低的輕餾分首先餾出,根據溫度的提高而分別得到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剩下的部分稱為重油,對重油加高溫進行蒸餾可得到潤油、凡士林、石蠟、瀝青等餾分。此潤滑油餾分需要經過進一步的加工、調制才能成為符合工業標準(如API)的成品油,只能作為工業原料使用,因此稱為潤滑油的基礎油,簡稱基礎油。由石化產品深加工過程中的副產品---烯烴,經催化聚合反應可得到聚α-烯烴,它的粘溫性能相比礦物油非常優異,低溫流動性、高溫穩定性很好,粘度指數高,由于是經過合成過程得到的,所以稱為合成基礎油。
潤滑油生產廠得到基礎油后,再經過更精細的加工過程除去其中微量的鉀、銅等雜質,降低其腐蝕性,并進一步分類,再根據計劃將基礎油生產為不同級別、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成品油(發動機潤滑油最常用的標準是API和JASO)。衡量成品油性能的主要指標有:粘溫性,抗磨性、清凈分散性、抗油泥性、抗氧化性、抗泡性、抗腐蝕性、酸中和性、高溫穩定性,以上九個指標中,除了第一項以外,其它指標基本上全是通過加入添加劑實現的。所以說添加劑的配方決定了潤滑油的性能,各大潤滑油公司均將各自的添加劑配方視為最高機密。
Copyright @ 2015 Tongyi Petroleum Chemical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14693號-1 京公網安備11011502037629號